2018年中國建材行業重要文件及政策 環保機制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節能降耗標準再提升
所屬分類: 政策法規
發布時間:2018-10-27
近年來我國逐步開始通過環保機制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。推動污染嚴重、達標無望的中小企業退出,也推進有實力的企業采用更清潔、高效的 生產經營方式,助力各行各業的轉型升級與國家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。
自 2015 年 1 月 1 日正式實施新《環保法》共 7 章 70 條,強調環境保護相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地位,被稱為“史上最嚴的環保法”。2018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》是國內第一部專門體現“綠色稅制”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,將施行了近 40 年的排 污收費制度改為環境保護稅。
自 2017 年底以來,環保督查更加嚴格,督察發現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: 部分地區利用法律手段倒逼產能退出效果不明顯,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,地 區職能部門監管薄弱、環保工作滯后等問題,致使建材行業落后產能淘汰不 徹底,甚至違規建設新產能。
各部委針對建材行業相關問題情況進一步細化政策:工信部《水泥玻璃 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》出臺,要求切實壓減過剩產能,產能置換標準更為 嚴格,采取少量或者等量置換原則,推動落后產能退出,督導檢查更加嚴格。 環保部《排污許可管理辦法正式實施》,特別是京津冀地區,企業如無排污 許可證一律停產,17 年年底沙河地區玻璃企業 9 條無證生產線被強制關停, 京津冀地區多家水泥企業和水泥磨粉廠開工受限。
與此同時建材行業相關環保標準亦有提升:2018 年 1 月環保部《關于 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》發布, 煙(粉)塵、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大幅提升,未來還計劃在長三 角、珠三角地區等地區推行區域聯防聯控,施行特別排放限值。而北京、天 津、河南、河北、山東、山西等地啟動空氣重污染預警,預警期間工業減排, 建材企業重污染天氣停產成為常態。5 月生態環境部《關于全面排查處理長 江沿線自然保護地違法違規開發活動的通知》對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自然保 護地的違法違建設碼頭、礦山開采等活動亦加大處置力度。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對建材行業綠色發展要求也逐步趨細,節能降耗標準再提升:除16年對建材行業實施的階梯電價的政策外,山西省發改委 18 年發布《關于對鋼 鐵、水泥、電解鋁行業實行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政策的通知》,對相關企業 60%以下的企業采取累進加價,對超出定額用水的企業加四倍征收水費并強 行限供或停供。工信部《2018 年工業節能監察重點工作計劃》對水泥行業 能耗情況重點監察,特別是 2017 年專項監察中發現能耗超標違規的,以及日產 2000 噸以下具有熟料生產線的水泥企業。
參考觀研天下發布《2018年中國建材連鎖行業分析報告-市場運營態勢與發展趨勢研究》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隨著環保政策趨嚴以及針對特定行業的具體要求和措施逐漸明晰,環保 部和地方政府的環保約束逐步增強。
關鍵詞: 2018年中國建材行業重要文件及政策 環保機制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節能降耗標準再提升
下一條: 暫無信息!